2024年3月10日,由上海大学、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主办,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交流互鉴、双城共进——首届沪港文化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乐乎新楼思源厅举办。论坛设置主旨报告及两场交流发言,围绕沪港文化展开学术交流。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王珏,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执行理事唐嘉盛,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薛潮,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校党委副书记段勇,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曹为民,以及来自沪、港、粤等地专家学者,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处、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以及上海宣传文化界、教育界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嘉宾,数百名上大师生共同参加论坛。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大伟主持。
陈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汇聚政、产、学、研各方资源,涵盖语言、文学、历史、美术、戏曲、音乐、影视、建筑等多个领域,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诸多贡献。此次论坛的创办将更好地推动沪港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唐嘉盛表示,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以“爱国重教,培育英才”为宗旨,通过在上海大学设立“唐君远海派文化交流发展基金”,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为沪港两地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崭新平台,助力文化大业、社会产业、青年事业发展。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王珏为唐嘉盛先生颁发纪念品。
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向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陈家泠先生颁发海派文化交流大使证书。
陈家泠发表感言,他表示海派文化具有引领性、创造性、经典性,这也是上海的文化基因。新时代,有了新变化,又加上了江南文化,注入了红色文化,与固有的海派文化融为一体。
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曹为民向著名钢琴艺术家孔祥东先生颁发海派文化交流大使证书。
孔祥东发表感言,他表示正在酝酿一部海派文化的钢琴作品,希望与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届时在上海大学首演。
校党委书记成旦红在致辞中,对莅临上大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作为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自2016年就倡议将3月10日设立为海派文化日。沪港文化学术论坛的创办,承载着上海与香港两地青年学生群体更广阔的学术梦;通过沪港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交流,打造出独特的沪港文化学术圈,促进香港与上海两座城市的文化繁荣。
主旨报告由校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以《海派文化中的日本因素》为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子善以《文学:沪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为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元生以《在上海寻找邝富灼》为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熊月之以《唐翔千与江南文化》为题,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薛潮以《宋庆龄在香港的奋斗岁月》为题先后发表主旨报告。
来源:公众号“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