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简报》

简报1
发布时间: 2013-09-26 00:00:00

 

2010年 第 1 期(总第1期)

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编                                20101021

 


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2010年10月21上午,上海大学与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联合组建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的签署协议仪式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贵宾室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晓渡同志出席仪式并讲话。周哲玮常务副校长和唐翔千先生分别代表上海大学和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签署了协议。签约仪式由上海大学汪敏副校长主持,周哲玮常务副校长致词,唐翔千先生作了重要讲话,他对翔英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充满了信心。参加仪式的还有市统战部领导、美维集团上海相关企业领导、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领导、上海大学相关部处及通信学院领导。签约仪式后双方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唐翔千先生及来宾在周校长的陪同下还参观上海大学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和宝山校区。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所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拥有人文、社会、理学、工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大学正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将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唐翔千先生是香港知名实业家、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唐先生一直致力于民族工业的振兴与发展,并从战略的高度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一直十分关心,在多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的设立,旨在与我国有关高等学校合作,为共同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提供资助。

上海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第一批高校之一,将在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积极探索,创办一所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学院,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也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翔英学院直属于上海大学,紧密依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具有较大办学自主权。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将是上海大学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重要基地。学院将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制为四年,先设立"通信工程"和"电子电路"两个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翔英学院将在办学中强调四个特色: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注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唐翔千专项教育基金经费将用于三个方面:人民币3000万元用于建设位于宝山校区的电子信息技术大楼(将命名为"翔英大楼");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翔英学院的开办费;翔英学院今后每年运行的部分费用。

翔英学院将以培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基础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和优秀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上海大学翔英学院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20101021下午,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二楼小会议室召开。全体理事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他们是:理事长王生洪先生,副理事长叶志明教授,理事蒋凌先生、吴程里先生和王廷云教授,理事会秘书长王宜珊和黄素娟。

王生洪理事长首先肯定上午的签约仪式很成功。接着他表示作为理事长感到很荣幸,责任也很大,有决心把翔英学院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办好。他希望理事会工作要有民主的作风;有负责的精神;有开拓的思路和健全的理事会制度。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章程。通过了王廷云作为上海大学翔英学院院长。王廷云院长介绍了信息大楼的建设情况。会议商讨了开办费的使用,并决定从2011年开始学院招收本科生。

最后,理事长部署了下次会议的三个议题:(1)大楼建设的预算计划;(2)学院的人员确定,包括:副院长、两位专业负责人、一位辅导员兼学院办公室人员;(3)初步的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