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1年 第 2 期(总第4期)
上海大学翔英学院编 2011年7月28日
翔英学院向唐先生汇报近期工作
2011年7月27日上午,翔英学院相关领导和老师在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向唐翔千先生汇报近期工作。会议由王生洪理事长主持。
唐先生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唐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董、新亚书院的董事长,他指出目前工厂企业缺乏技师和工程师,三位老师来美维公司参加培训,便于以后校企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唐先生家族尽管是搞纺织的,但一直热心办教育,他谈到我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纺织学院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希望上海大学翔英学院办出特色,在行业中能起到南通纺院在中国纺织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希望学院能请到好的教师,又好又快地发展。
王廷云院长从以下七个方面向唐先生汇报了翔英学院近期工作:
1、翔英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团结一致,开拓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把翔英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同国家和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结合在一起,已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信息类试点专业的初评,获得国家80万元的专业教学设备购置经费。在唐先生基金支持的情况下,学校不仅按原来教学拨款,还在原来基础上更加大了配套支持。二是选拔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三名教师于7月11日到美维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培训、实践,同新进企业的大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深入了解PCB制备相关问题,探讨以后的科研合作计划。三是把电子电路专业方向,即印制电路板方向,作为学院发展的一个特色专业,把它作为学院发展的新增长点。从人才引进、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力争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成为全国印制电路板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基地和科研研发中心。
2、电子电路制造专业方向教学计划的制定。电子电路制造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在学校已讨论七次,目前是第三次提交给理事会和校企深度合作工作小组讨论。教学计划采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课程培养体系,使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自学训练有素,综合素质全面。一是重基础:电子电路专业开设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化学、机械基础、自动控制理论、材料表征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二是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四年中在校学习118周,其中实践性环节为10周。在企业学习实践为46周,主要是PCB的工艺制备、产品的检测、设备的维护及企业管理等。使学生成为"有理论、懂实践、具经验、能创新"的卓越工程师。
3、学院除目前派出的三位教师培训实践外,正在积极物色相关的教师,并在科学网上登出了广告,积极引进相关的教师。同时,也积极选拔上课的教师。为今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4、学校非常重视翔英班的招生。学校已把翔英学院的招生定位为特色、独立的招生班。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翔英学院。
5、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翔英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以期获得"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批准。
6、翔英大楼现已封顶,正在进行外部和室内的建筑工作。
7、制定了《上海大学翔英学院专项经费管理条例(草稿)》和《翔英书院计划》。
王院长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细化、优化教学培养计划;制定和协商好企业培养的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新生的入学典礼以及教育;翔英书院的工作;争取"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唐先生对汇报很满意,大家团结一致,做了很多工作。翔英学院能请到王生洪理事长、蒋凌棫理事和王院长他很放心。电子行业日新月异,他希望教师和学生要多参加国外的交流和培训,学习国外培养工程师的好经验。
王生洪理事长表示会与国外(德国、其他欧洲国家、日本)重视实践、相匹配的学校联系交流事宜,开阔教师学生视野,基金会给以经费的支持。并要与江南大学君远学院多多交流,同步前进。他还指出翔英学院起始开局好,未来大量工作要做,将来要把专业办好、办一流。会上三位参加培训的老师还各自谈了感想,他们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开拓者,希望他们谦虚谨慎,积极主动地工作。同时王生洪理事长还指出:三位老师基础好、学历高、年轻、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现在涉及一个新的领域,希望他们深入了解企业,不断完善培养计划,积极编写教材、筹备实验室,在产学结合的机制下,积极与企业合作。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唐翔千先生、王生洪理事长、蒋凌棫理事、吴程里理事、王廷云理事(院长)、王宜珊秘书长、黄素娟秘书长、彭章友副院长、陆亨立老师、伍仕宝老师、严震老师、田金鹏老师。
校企合作工作组研讨卓越工程师培养
2011年7月27日下午,翔英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在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会议由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贾文涛副总经理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生洪理事长、蒋凌棫理事、吴程里理事、王廷云理事(院长)、王宜珊秘书长、黄素娟秘书长、彭章友副院长、陆亨立老师、伍仕宝老师、严震老师、田金鹏老师、徐剑雄总经理、王世明总经理、张兆奎副总经理、张声平高级经理。
王院长首先通报了上海大学翔英学院最近的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翔英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团结一致,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学院已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信息类试点专业的初评,获得国家80万元的专业教学设备购置经费;学院选拔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三名教师于7月11日到美维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培训、实践,深入了解PCB制备相关问题,探讨以后的科研合作计划,并在科学网上登出了广告,积极引进相关的教师;电子电路专业方向,即印制电路板方向,将作为学院发展的一个特色专业,并把它作为学院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校企合作,制定电子电路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沟通,争取第一批"国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翔英大楼建设主体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教学计划的优化、学生的企业实习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新生入学、翔英书院、实验室建设、教材编写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关键,希望与美维集团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贾文涛副总经理充分肯定了学院所做的工作,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机会,建议采用导师制的方式,责任到人,并根据实习考核成绩对带教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
王生洪理事长指出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卓越工程师将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上海大学是卓越计划的试点单位。电子电路专业是社会需求的,目前国家没有的,而上海大学是有基础的,她具有良好的通信、电子、化学、机械、材料等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与企业合作是难点,而我们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我们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校企结合将形成企业学校共同培养的良好机制。
彭章友副院长从教学管理角度对电子电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做了介绍,从人才培养定位开始制定,以能力结构作为制定依据,以市场需求、就业质量确定培养目标。
王世明总经理介绍了美维的理念,公司已有十一届的培训历史,公司产品主要涉及通信和计算机等,由于产品制造涉及化学、电子、材料和机械,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有待不断探讨。
徐剑雄总经理表示现在的教学计划已聚焦在电子电路制造,认为从顶层开始制定计划比较流畅,课程设置要与工厂匹配,希望在课程中加入材料知识,如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
张兆奎副总经理认为的卓越工程师应该是:迅速进入为企业解决问题;能跟踪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实践环节要具体化,分三个阶段:执行指令、质量意识和为客户服务。
陆老师认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应有专业侧重点,学生在企业中可以加深了解生产流程、工艺,培养敬业精神。
会议就企业培养方案、电子电路专业课程设置、卓越工程师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认为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应在学校企业充分交流沟通之后确定。
最后王生洪理事长指出,学生要具有适度宽的基础,学习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懂得工艺、装备、质量、可靠性等。希望学院培养的是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跟踪新东西、具有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用的工程师。
●翔英大楼建设进度喜人,目前已封顶。图一是2011年7月中旬从大楼的西北方向拍摄的,左图是效果图,右图是在建图;图二是7月中旬从大楼的西南方向拍摄的,左图是效果图,右图是在建图。
图一
图二